纳米隔热材料的隔热原理:
热量的传播途径为以下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纳米隔热材料的独特隔热性能,来源于其独特的纳米级微孔结构。
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的纳米微孔结构,在以下三种方式下都达到了优化:
1、传导传热:
纳米隔热材料的粉粒子很小,原生粒子在7纳米左右,固体粒子之间的接触面积非常小,使得通过传导传热的效应热阻非常大,导致传导传热的效应非常低。
2、对流传热
纳米隔热材料的纳米粒子是团聚体,材料内部形成的微孔直径在20纳米左右,而材料内部留存的气体分子热运动自由程,在常温下为60纳米左右,这样每个气体分子被锁在单独的气孔内部,不能与其他的气体分子进行碰撞,由此产生的气体分子的对流传热也被限制在低值了,纳米隔热材料的内部对流传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辐射传热
高温下的红外辐射传热作用非常巨大,纳米隔热材料内部添加了耐高温的范红外线细粉,这样的反红外添加物导致红外线被大程度的阻挡并反射回热源发生处,由此使得材料的红外辐射传热的作用非常小。
综上所述,应用新的纳米技术制成的纳米隔热材料,其内部形成的纳米微孔结构和添加物,使得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传热效应在纳米级微孔结构的作用下达到了低值,从而得到了隔热性能优异的纳米微孔隔热材料。
纳米微孔隔热板的简介:
纳米微孔隔热材料是指通过特殊工艺制备纳米级别的硅基粉末,然后经粉体后处理再与强材料和遮光材料共混,再经连续装置处理后压制成型的一种超级隔热材料。其特征是材料的原生粒径仅在20-40纳米,远低于静止空气的平均自由路程(100nm),因而具备极佳的保温效果。
热量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硅基粉末性能稳定,固体导热系数极低;粒径为20-40纳米,低于静止空气自由程,极大减少对流;遮光剂有效降低高温下的辐射热导系数;从而可以做到极低的导热系数,极大的提升保温性能。
纳米微孔隔热板的特点:
1,具有非常低的导热系数,隔热性能是传统隔热材料(陶瓷纤维,硅酸钙,岩棉等)的3至4倍。
2,耐火温度达1100度。
3,导热系数随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很小,是理想的高温隔热材料。
4,是A1级不可燃材料,热稳定性好,蓄热少,耐热震,寿命长。
5,无毒环保,不含可吸入性有害纤维,加热时不产生烟雾和异味,皮肤接触后不会发痒。
纳米微孔隔热材料的优势与比较
1、减少保温隔热层的厚度, 大窑炉与设备内部的工作空间。
2、当保温隔热层空间或尺寸上有限制,并冷面温度达不到预期时,可作为较好的选择与替代材料。
3、大大缩小窑炉和设备的外部尺寸,节省场地空间,设备更加小巧便利。
4、节省电与天然气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能源。
5、使窑炉与设备得到较低的冷面温度。解决由于高温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