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废弃电路板回收处理后得到的非金属粉末掺入水泥砂浆中,研究非金属粉末粒径大小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为改善非金属粉末和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性能进而改善复合砂浆的性能,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非金属粉末和在砂浆中加入丁苯乳液2种改性方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处理可以降低砂浆的含气量和收缩率,加入丁苯乳液改善了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毛细孔吸水率.偶联剂处理和加入丁苯乳液都可以提高砂浆的抗折强度和黏结抗拉强度.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粒径越小,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黏结抗拉强度越大,含气量、收缩率和毛细孔吸水率越小.
不锈钢柔性防水套管可分为:不锈钢柔性防水套管和不锈钢柔性防水套管两种。管道穿越楼面屋面预埋刚性防水套管,能有效预防楼板渗漏水,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普遍采用;自来水、厂房、人防工程、污水处理厂的清水池、污水池需要管道通过水泥墙穿过,并且需要能上下活动的,那么就需要柔性防水套管,这两种防水套管在用于与腐蚀介质接触时,那设计人员应该根据介质性质及防腐要求,选择适用的耐腐蚀材料—-316L不锈钢材料、304不锈钢材料、201不锈钢材料等等。

柔性防水套管高层建筑给水管道及防水套管的布置,应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同时,防水套管的安装避免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方便维护管理和检修,力求经济合理。由于低区是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引入管经水表节点后,分别接入生活贮水池和消防贮水池。低区供水系统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采用下行上给的给水方式,枝状管网,横干管敷设在地下一层的吊顶中,给水立管尽可能布置在管道井内或墙槽内,部分布置在墙角、柱边的立管,可由土建装饰处理。
本文采用DSC法研究TbPB/TbPO引发不饱和聚酯体系的固化行为,比较TbPO百分含量变化对于该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DSC、树脂反应活性仪研究TbPB/TbPO引发不饱和聚酯体系固化反应温度、凝胶时间和固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bPO百分含量从10%加到100%,固化反应峰值温度由142℃降低到120.8℃,凝胶时间由214s降为79.5s,固化时间由634.5s缩短为171.5s。
柔性防水套管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低区一到二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区二到十二层,高区十二到二十二层,均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底层单独排放,排水立管设伸顶通气管,污水直接排向市政污水管网,消防系统分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火火系统,其中消火栓系统采用水泵水精联合供水。
基于对流传质理论了沥青路面热再生过程中老化沥青与新沥青、再生剂的混溶机理,认为老化沥青预热温度、再生剂扩散能力以及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是影响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的重要因素.设计提出了能够良好模拟实际热再生工艺条件的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检测方法,试验了老化沥青预热温度、再生剂添加与否、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对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据此可为老化沥青再生效果的评价以及老化沥青热再生工艺条件的设计提供有利依据.
三、不锈钢防水套管说明
1、当迎水面为腐蚀性介质时,可采用封堵材料将缝隙封堵,做法见02S404国家标准图集“柔性防水套管(B型)安装图”; 2、套管穿墙处如遇非混凝土墙壁时,应局部改用混凝土墙壁,其浇注范围应比翼环直径(D5)大200,而且必须将套管一次浇固于墙内;
3、穿管处混凝土墙厚应不小于300,否则应使墙壁一边加厚或两边加厚,加厚部分的直径至少为D5 200;
4、套管的重量以L=300计算,如墙厚大于300时,应另行计算;
对于广泛应用减水剂与矿物掺合料且要求有较优施工性与耐久性的现代混凝土,由于不同流变类型混凝土胶结材浆体的流动性、黏性以及粗集料级配与用量差别很大,因而必须按不同流变类型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提出了每种流变类型混凝土胶结材浆体量范围与拌和用水量的选取方法.富勒氏集料连续级配公式并不能适用于不同流变类型混凝土,因此建立了4个集料连续级配计算式,并通过这4个计算式计算出各种流变类型混凝土的适宜粗集料用量.
什么是不锈钢柔性防水套管:一般在做水池的时候要用到套管,它是管道通向水池的通道。
但是普通的套管很难密封,从而从套管与管道之间会有漏水、套管与墙壁之间也易漏水。
只用防水套管的话解决了套管与墙壁之间的漏水,还不能解决套管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柔性防水套管正好可以解决两种问题。
套管可分为:普通套管--比要用的管道粗2-4厘米,固定在墙或板内,管道从中通过。
柔性套管--就是在套管与管道之间用柔性材封堵起到密封效果。
钢性套管--就是套管与管道间用钢性材料封堵达到密封效果。
防水套管--就是套管所使用的环境是防止液体漏出或漏入的地方(比如水池、化粪池、地下室等),就是在套管外壁加不少于1圈的防水翼,这样套管浇筑在墙体内时就成为一个整体,不会因胀缩因数而出现裂纹而渗漏。
通过对带(预制)裂缝混凝土试件进行明火升温试验,研究高温下裂缝对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依据传热理论建立带裂缝混凝土试件截面温度计算模型,然后用数学软件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温下裂缝区域的主要传热方式为热传导;相对于无裂缝处,有裂缝处测点温度更高;总体上测点的温度随裂缝宽度的大而大,远离裂缝的测点温度受裂缝的影响较小;不同测点的计算与实测升温曲线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依据传热理论建立的带裂缝混凝土试件截面温度计算模型较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