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研究重点是打通污泥处理处置路线,实现全链条能力提升。把高浓度污水、污泥、有机垃圾变为生物能源,本文详解奥图泰流化床能源系统和普拉克水处理技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上世纪5年代,流化床技术产生于欧洲,该技术早应用于氧化铝的焙烧、铁矿石的还原以及贵金属的焙烧冶炼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应用发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引入到污泥热解、热法应用的利用上。奥图泰流化床能源系统详解奥图泰于195年成功建造和运行了座流化床实验站,1967年建造了座污泥FB焚烧厂,1973年建造了北美座生物质FB流化床,1992年建造了座:FB流化床。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生化系统进水量的比值,通过控制回流比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处理效率的作用。简评:回流比大不一定回流至曝气池的污泥就多,因为回流量太大,其浓度会大幅下降(受制于二沉池的运行状态),也就是说回流污泥量没有浓度概念的。解酸化段可以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后段有机物的降解。也就是说水解段的污染物质不易被微生物所降解。简评:与其说水解段的污染物质不易被微生物所降解,不如说是不完全的生化反应。染废水应该是比较难处理的废水,其污染物分解需要很长的生物氧化和接触时间。显色分子对活性污泥来说是有难度的,一般的微生物对显色物质的去除大多数是随泥而排除的。脱色应该在生化处理段前。剩下的不容易去除的部分在通过生物吸附去除。简评:没错,但生化对有些染色废水的色度也有一定的作用。苯、苯胺类物质的处理工艺:调节池--气浮--加酸罐--铁碳池--加碱罐--沉淀--水解酸化池--二沉池-出水。苯、苯胺是属于难降解的污染物质,对此类废水的去除,各个过程都要控制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