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洋垃圾”禁令过去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处于“以环境换经济”的发展阶段,进口一些有二次利用价值的“洋垃圾”,成为当时一种不得已的选择。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需要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长,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告别“以环境换经济”已是必然趋势,对“洋垃圾”说“不”迫在眉睫。17年7月18日,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等4类24种固体废物;18年4月起,我国又分阶段将32种固体废物调整为禁止进口。18年6月,《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攻坚战的意见》(下称《意见》)把目标指向“力争22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意见》指出,禁止“洋垃圾”入境,严厉打击,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2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实施后,打击力度更大。海关总署接连开展“蓝天218”“蓝天219”专项行动,对“洋垃圾”形成了高压打击态势。再生水回用目的的不同,对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也不同目前对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再生水的处理工艺一般包括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单独的常规二级处理和包括脱氮除磷工艺的二级强化处理远远不能达到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尤其氮、磷指标更是与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要求相差很远。需要在进行二级处理后加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主要去除常规二级处理所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水中杂质,如营养型无机盐氮磷、胶体、细菌、病毒、微量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影响回用的溶解性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