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坪种子建植时机
冷季型草坪草种在北方地区应掌握在春秋两季进行播种。早春指3—4月,的在4月中旬以前完成播种。因为地温上升对冷季型草种发芽不利,尤其是早熟禾种子对温度较为敏感,在28—34℃下明显比18--25℃下发芽少。尽管在25℃下预处理达24小时,在30--40℃也没有发芽。冷季型草10℃可发芽,但一般有性世代的子座为灰褐色,平时很少产生病株,生长衰弱,发笋逐年减少,重病植株可逐渐枯死。竹丛枝病只是局部新梢生长点受侵染,鞭竹一般不带病,剪除带有病菌的病枝梗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对初发生丛枝病的竹林效果更好。竹竿锈病主要危害淡竹、刚竹、斑竹、桂竹、箭竹、苦竹、短穗竹等品种。竹竿被害后,病部发黑变脆,严重的细小病竹容易整株枯死。病部多发生在竹竿的中下部或近地表基部的竹节处。病部初产生退色斑块,前一年冬季及翌年春季间在病部产生土红色至橙黄色的冬孢子堆,干后呈黄棕色,圆形或椭圆形,紧密集结成毡状。中下旬冬孢子堆吸水翅裂脱落,夏孢子堆显露,呈黄褐色粉质。夏孢子堆飞散后病斑处即呈暗褐色,到下一年老病斑周围又会重复产生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病斑扩大包围竹竿一周时病竹枯死,或向一边断裂。当竹林零星发生竹竿锈病时,砍除病株就能控制发展,但当发病率高时,除砍除病竹之外,对尚存的发病轻的竹子,可用1:1的柴油加煤焦油涂治,效果良好。此外,竹林压土并加入有机肥,能有效基部的秆锈病斑,从而减少传病的夏孢子飞散和侵染。多在15℃时出土,20--30℃是发芽盛期,而在35℃以上则妨碍发芽,受到。如果进入5月份必须进行播种作业,应该使用苇帘或遮阳网进行床面遮阳降温保湿处理。早熟禾出土小苗在盛夏一般处于休眠状,展叶困难,生长缓慢,高温高湿下容易受病,如果早春播种,盛夏已经育成壮苗,则有利于草坪的夏季养护。另外进入5月份,野草、野菜(双子叶杂草)会随播种苗一起蜂拥而至,加了清除杂草的工作量。
乐山狗芽根和高羊茅-欢迎咨询
时机是在8—9月进行播种,此时气温、地温正适合冷季型草发芽生长,而当地野生草则不再出土,减少了清除杂草的工作量,当年入冬前能很快成坪。
暖季型草在华北地区3—4月份因地温低暖季型草播种可持续到8月份。初夏播种,矛盾是出土的目的草小苗和当地杂草的竞争,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除杂草。北京地区暖季型草只有结缕草坪用播种建植。
二、草坪种子建植播种量
(一)播种量的依据
播种量可以根据千料重、纯净度、发芽率、单位面积留苗量等条件及指标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影响种子出苗的播种工艺、水分条件等人为因素。国外书籍介绍的播种量参考数据大都是用于机械化播种的。如小面积的手工作业、精细播种用量可酌情减少。应当认识到,过大播种量会造成草坪草生长质量下降、生长势弱、易受病虫危害、寿命缩短。
乐山狗芽根和高羊茅-欢迎咨询
(二)发芽率试验
批种子发芽率、纯净率的资料必须由草种经销商白日提供,并由施工单位自己通过试验进行核实,施工前交给监理部门验证进行备案。试验应在草坪播种作业前进行,要求快速准确。
常规方法是在室内进行,采用发芽皿或浅盆,基质可放脱脂棉、纱布、沙、蛭石、草炭等无土基质。实验前对器皿、基质量小,也可用高温进行基质和容器的消毒。温度控制在20~25℃,基质湿度为饱和水量的60%~70%,空气湿度为80%~90%。供试草籽随机抽取100粒,均匀撒布、不要互相接触,避免发霉互相感染。按实验规则做四组重复。记录种子发芽始期、发芽高峰期、发芽末期。发芽末期是指连续5天发芽数不足供试种子总数的1%时结束试验。此间可测算种子发芽势。
发芽势=种子高峰期发芽粒数÷供试总数×100%
发芽势反映种子品质,发芽势高的种子出苗迅速、整齐。发芽率代表批批种子总体质量,发芽个数取四组平均数,计算公式:
发芽率=发芽粒数÷供试总数×100%
此法可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种子质量并决定播种量。通过发芽势试验可靠掌握该草品种的发芽规律,采用相应的拨后管理措施。
乐山狗芽根和高羊茅-欢迎咨询
当年生苗高达8-75px,第二年生苗高达15-1375px。可进行移栽。养护知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壤有机质含量.8%以上的沙土、沙壤土、壤土、土均能很好生长。适应于pH值6至全盐含量2‰以内的土壤。高接高度1至1.8米,低接高度3至5厘米。行道树株行距3至6米,色块苗株行距2至3厘米,每平方米15至25株。定植前每株施腐熟基肥2至3公斤,在降雨量18至4毫米的地区每年灌水3至4次,降雨量大于4毫米的地区每年灌水2至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