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了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总结了目前玻璃钢/复合材料行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行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不锈钢柔性防水套管可分为:不锈钢柔性防水套管和不锈钢柔性防水套管两种。管道穿越楼面屋面预埋刚性防水套管,能有效预防楼板渗漏水,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普遍采用;自来水、厂房、人防工程、污水处理厂的清水池、污水池需要管道通过水泥墙穿过,并且需要能上下活动的,那么就需要柔性防水套管,这两种防水套管在用于与腐蚀介质接触时,那设计人员应该根据介质性质及防腐要求,选择适用的耐腐蚀材料—-316L不锈钢材料、304不锈钢材料、201不锈钢材料等等。

柔性防水套管高层建筑给水管道及防水套管的布置,应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同时,防水套管的安装避免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方便维护管理和检修,力求经济合理。由于低区是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引入管经水表节点后,分别接入生活贮水池和消防贮水池。低区供水系统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采用下行上给的给水方式,枝状管网,横干管敷设在地下一层的吊顶中,给水立管尽可能布置在管道井内或墙槽内,部分布置在墙角、柱边的立管,可由土建装饰处理。
对6组250μm厚乙烯-四氟乙烯(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薄膜进行了不同应力幅值单轴循环拉伸试验.利用自编MATLAB程序了试验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得到了循环弹性模量、屈服应力、棘轮应变以及滞回环面积等力学性能参数;分别建立了循环弹性模量、棘轮应变和滞回环面积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式.试验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加,循环弹性模量、棘轮应变和滞回环面积的变化率逐渐减小,分别近似稳定于13,14,14次循环.
柔性防水套管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低区一到二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区二到十二层,高区十二到二十二层,均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底层单独排放,排水立管设伸顶通气管,污水直接排向市政污水管网,消防系统分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火火系统,其中消火栓系统采用水泵水精联合供水。
介绍了展纤的定义以及展纤对高性能纤维纱线形态、纤维渗透特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对纤维束展开宽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对比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热碾法、机械展纤法、超声波展纤、声波展纤法和气流喷射展纤法等5种展纤方法,并对5种展纤方法的设备与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后对高性能纤维展纤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三、不锈钢防水套管说明
1、当迎水面为腐蚀性介质时,可采用封堵材料将缝隙封堵,做法见02S404国家标准图集“柔性防水套管(B型)安装图”; 2、套管穿墙处如遇非混凝土墙壁时,应局部改用混凝土墙壁,其浇注范围应比翼环直径(D5)大200,而且必须将套管一次浇固于墙内;
3、穿管处混凝土墙厚应不小于300,否则应使墙壁一边加厚或两边加厚,加厚部分的直径至少为D5 200;
4、套管的重量以L=300计算,如墙厚大于300时,应另行计算;
利用自行设计的加载装置研究了单掺矿物掺合料(矿渣、粉煤灰、硅灰)的素混凝土在单轴持续压荷载作用下的氯离子渗透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单轴持续压荷载显著影响混凝土的渗透性,氯离子扩散系数与应力比近似满足抛物线的数学模型.掺入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改善效果硅灰,矿渣次之,粉煤灰差.掺入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其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大而近似呈负指数函数减小.对于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其渗透性与抗压强度不具相关性.
什么是不锈钢柔性防水套管:一般在做水池的时候要用到套管,它是管道通向水池的通道。
但是普通的套管很难密封,从而从套管与管道之间会有漏水、套管与墙壁之间也易漏水。
只用防水套管的话解决了套管与墙壁之间的漏水,还不能解决套管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柔性防水套管正好可以解决两种问题。
套管可分为:普通套管--比要用的管道粗2-4厘米,固定在墙或板内,管道从中通过。
柔性套管--就是在套管与管道之间用柔性材封堵起到密封效果。
钢性套管--就是套管与管道间用钢性材料封堵达到密封效果。
防水套管--就是套管所使用的环境是防止液体漏出或漏入的地方(比如水池、化粪池、地下室等),就是在套管外壁加不少于1圈的防水翼,这样套管浇筑在墙体内时就成为一个整体,不会因胀缩因数而出现裂纹而渗漏。
玻璃钢复合材料烟囱重量轻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它与钢外筒一起组成一种内外结合的新型复合材料烟囱结构,但在颁布的《烟囱设计规范》中没有涉及,目前没有该种结构的设计标准。由于钢外筒与玻璃钢内筒刚度的差异,造成计算与设计的困难。而风载是烟囱等高耸结构的主要载荷之一,其响应是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建立了钢-玻璃钢内外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应用模态叠加法,针对这种新型烟囱在顺风向脉动风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得到了烟囱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为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烟囱结构的抗风设计提出了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