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质量控制
(1)混凝土灌注时,应控制泵送压力和流速,泵送压力应控制在0.10~0.15Mpa之间,灌注速度宜控制在9~11m3/h,泵机连续加压泵送3次后应间歇一段时间,待混凝土在模袋散开后继续加压灌注。
(2)灌口之间的充灌要连续,不能跳开罐口充灌,否则会出现局部充灌不满的现象,混凝土施工过程随时用探针检测砼厚度。
(3)每个灌口灌完混凝土后,应停留10~15min,在该段时间继续踩压灌口周边的模袋,待模袋中水分析出后继续充灌至饱满。另外,为防止模袋中的水分和空气,可采用直径2.5mm的空心探针插入模袋进行排放。
(4)水上部分模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低于21d。

新闻商洛市膜袋混凝土公司-信誉为本先进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可设计性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作飞行器结构的发展历程,进而从更高效、可靠及大量应用角度,重点介绍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强体与基体材料、复合成型工艺及性能检测评价等结构复合材料之四大方面核心技术的研究动向与发展趋势。同时展望了新一代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发展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五、进度计划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计划模袋混凝土施工工期为30天,从2016年X月X日至2016年X月X日
六、资源配置
1、劳动力配置
序号
岗位
数量
备注
1
管理人员
3
中级以上职称
2
潜水组
2
有施工上岗证
3
杂工
7
有施工上岗证 2、机械设备(商品混凝土无需下表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套)
备注(型号)
1
反铲
2
CAT324D
2
装载机
1
CAT966C
3
搅拌车
5
6m³
4
混凝土泵机
1
HBT-60
新闻商洛市膜袋混凝土公司-信誉为本
为了正确评价纤维强复合材料(FRP)约束效应对钢筋混凝土(RC)空心墩柱受力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FRP类型、厚度、幅宽和间距参数影响下约束RC矩形空心柱的轴压荷载、约束混凝土压应变、箍筋和FRP拉应变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基于模拟结果,提出一种考虑FRP布环箍和箍筋共同约束效应的侧向约束压力计算公式,进而建立FRP约束混凝土压应力-应变模型。进一步应用提出的FRP约束混凝土模型评价FRP加固矩形空心桥墩的受力性能,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七、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1、成立模袋混凝土施工安全和环保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项目部成员和其它各部门负责人和工段长组成。
2、建立完善的安全和环保检查管理网络,由专职安全员、环保人员负责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施工队设管理人员,并赋予他们进行管理、指导、检查、监督等责任与权力。
3、做好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我部均由主管技术人员和安全员对该项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各种专业作业人员(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潜水员等均由有证人员操作;进场的各种机械、设备均经有关部门检定符合安全规定后才准进场。
4、所有现场电器设备必须接地接零,做到一机一闸,闸箱加盖锁,专人负责,所有电源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5、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安全管理体系三个层次的安全文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计划。
新闻商洛市膜袋混凝土公司-信誉为本对于广泛应用高效减水剂与矿物掺合料且要求有较优施工性与耐久性的现代混凝土,由于不同流变类型混凝土胶结材浆体的流动性、黏性以及粗集料级配与用量差别很大,因而必须按不同流变类型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提出了每种流变类型混凝土胶结材浆体量范围与拌和用水量的选取方法.富勒氏集料连续级配公式并不能适用于不同流变类型混凝土,因此建立了4个集料连续级配计算式,并通过这4个计算式计算出各种流变类型混凝土的适宜粗集料用量.6、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主持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必须对新入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坚持每天的“三交”(交任务、交安全、交技术)、“三查”(查衣着、查“三宝”、查精神状态)、“三工”(工前提醒、工中检查、工后评价)活动。
8、坚持对职业防护用品、用具的定期试验鉴定工作。
9、所有参与本工程的特种作业人员,需经有关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之后,持证上岗,并按规定时间参加复审、考核、不合格或无证者严禁上岗。
10、不折不扣地落实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体系。
新闻商洛市膜袋混凝土公司-信誉为本应用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MLS3)对AC20,AC16,AC13,A16,A13,SAC20共6种沥青混合料在48,54,60,66℃下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6种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深度、隆起变形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均明显存在两个阶段;沥青混合料稳定阶段的蠕变速率与温度呈较好的指数关系;隆起系数随荷载作用次数加逐渐趋于稳定,在某小范围内波动.利用MMLS3可以很好地研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变形和稳定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方法对沥青进行时间扫描、频率扫描等试验,对比时间扫描过程预测的车辙因子G*/sinδ与实测车辙因子误差;采用WLF方程对沥青玻璃化转变温度(Tg)进行拟合,并对玻璃化转变温度表征混合料低温性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回归计算的普通石油沥青车辙因子与实测车辙因子相对误差小;石油沥青及简单相态改性沥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拟合相关程度高,数据稳定,变异性小;复杂相态结构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拟合结果数据离散,平行性差;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混合料低温破坏应变关联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