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串联起规划区内运动休闲公园、观光农业基地、桃源河湿地公园、滨河林地公园、河口湿地公园等七大主要景点,并在其中规划自行车租赁点等相关设施,为游人提供舒适宜人的休闲散步空间。在大沽河区域发展定位上,该区将依托本地市场,突出文化体验、专项旅游,同时,拓展国内市场发展大众观光休闲组合旅游、高端休闲度假。据介绍,桃源河地区拥有类型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以滨海渔村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文化等。

在和田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古勒巴格村境内,有一株极其古老的其那树,其那维吾尔语译为梧桐,即梧桐树。这株古梧桐树高约30米,主干胸径2.7米,主干胸围8.75米,树冠遮盖地面1.5亩。树龄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测定为1000年左右。
阿克萨拉依乡古勒巴格村位于山前冲积平原上,东临卡拉喀什河约3公里,引水方便,林网如烟如织,风光秀丽。这株古树巍然屹立于该村中,更添无限光彩。虽然是千年古树,但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生机盎然,秀色可餐。这株古树从何处引来,无法弄清楚。当地有人说是从印度引进的。当地还流传不少于此树有关的神话传说,无不充满神秘色彩,激起人们亲睹该树的欲望。信仰教的人们一直把它视为"圣树",经常有人前往顶礼膜拜。另外,这株古梧桐树在地理学、植物学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这里已成为和田的一处重要旅游景点。

移植国槐树15公分通辽
二是积极实施科研联姻工程。县林业局积极与西北农林大学等院校联系,走花农与科研院校联姻的道路,邀请他们来南召现场为花农讲解传授技术和经验,达到提高花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目的。三是实施送科技下乡工程。搞好服务,搭建平台,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一是积极组织花农参加各种苗木交易会,仅2011年就组织育苗大户321人参加鄢陵花博会,签约项目和供苗合同15个,合同资金总额2500多万元。二是提高林木经营服务质量。

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生物能源多元化发展 广西粮食生产经济效益较低,故出现种田不赚钱,土地荒芜现象。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这些地方发展成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基地,可丰富农产品转化渠道,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发展小桐树、光皮树等能源树种,建设生物柴油生产基地,形成从原料培育、加工生产、市场销售、科技开发的“林油一体化”格局,将使广西成为继成功从木薯开发燃料之后,又从用油料作物提取动力柴油,形成多元化生物能源发展格局,加快生物能源产业化进程。 促进农村就业与农民收

移植国槐树15公分通辽
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将为广西经济和农民收带来新亮点,2007年,年产20万吨的木薯燃料项目为农民收达7.8亿元。根据规划目标,2010年,广西区内小桐树种植面积将达到300万亩以上,按前期每亩年产值600元计算,则农民每年可收18亿元。同时大中小型生物柴油厂的建设,以及附属产品生物医药、农药、肥料的开发,还将给广西乡镇带来庞大的就业机会。 当前,石油危机笼罩全球,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强势长,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寻求可再生替代能源已成为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方向。广西立足本土资源优势,种植能源作物,生产汽油、生物柴油,对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压力,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广西大量种植小桐树,可以满足我国生物柴油的加工与生产,对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移植国槐树15公分通辽今年,我省重点实施五项造林绿化工程,计划年内高标准营造林452万亩以上。五项工程包括:两山造林工程250万亩,以太行山土石山区和吕梁山黄土高原两大生态脆弱区为重点,通过高质量营造乔木林,大力度发展特种灌木林和经济灌木林,努力加植被范围,快速提高森林覆盖率。两网绿化工程20万亩,以境内主要河流干道、高等级交通干线为骨架,在沿线两侧营造较宽的护岸林带、护路林带和林网,建设绿色水网绿色路网,构建全省造林绿化的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