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识别。农机行业管理部门要求,凡是对使用者人身安全有可能产生危害的地方,都应设有安全保护装置。反观伪劣农机,一般则没有可靠、齐全的安全保护装置。质量识别。对农机的关键零部件要进行重点检查。关键零部件必须是用规定的材质制造,并有特殊要求。经过热处理的零件不能有变形或裂纹,用金属物敲击时,没有闷哑破裂的声音。在检查一般零件质量时,看有无裂纹或变形;橡胶零件要注意是否老化;金属零件要注意其加工质量、表面光洁度,以及与相关零件的配合等状况。

香猪为偶蹄目、野猪科、猪属,以体小早熟,肉味鲜,闻名全国。 香猪又名“迷你猪”,其中以来自国家农业部门授予“香猪之乡”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从江香猪、剑白香猪,和靠近贵州黔东南地区广西的巴马香猪为,另还有环江香猪、藏香猪等品种,都属矮小猪种。
体躯矮小。头较直,额部皱纹浅而少,耳较小而薄、略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丰圆触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短细,后肢多卧系。皮薄肉细。肉品可加工为腌肉、烤肉、腊肉。饲养管理较为粗放,原来多为散养,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对肥料的需要量加,已逐渐改为圈养。精料有糯谷糠、玉米、碎米、红稗等,青绿多汁料有水芋、甘薯藤、木薯等,多煮熟稀喂。

体型外貌
体躯矮小。头较直,额部皱纹浅而少,耳较小而薄、略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丰圆触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短细,后肢多卧系。皮薄肉细。毛色多全黑,但亦有“六白”或不完全“六白”的特征,据对206头猪调查,全黑的占98.44%。乳头一般5-6对,据对206头猪的统计,为10.04±10.03枚,5对乳头者占93.2%。
据产区调查,香猪的体型外貌可分为大、小两个类型。据对从江县香猪的随机抽测,在20头中,大型的占6头,小型的占14头。按大、小类型分别统计,7月龄母猪的体重分别为32.04±3.03和25.26±4.12公斤。

生长发育
据环江县调查,1-3岁公猪(5头)平均体重37.37公斤,体长81.5厘米,胸围78.1厘米,体高47.4厘米。在饲养水平较高的广西畜牧研究所和贵州农学院对香猪的观察表明,公猪生长发育较慢,公猪(8头)4月龄时体重7.874±1.46公斤,6月龄体重16.024±2.01公斤,8月龄体重26.334±5.89公斤。4月龄母猪(41头)体重11.084±0.61 公斤,6力龄26.29± 1.1 4公斤,8月龄40.394±1.29公斤。据对农村调查,12月龄和36月龄母猪的体重仅相差8公斤左右,主要体尺在24月龄寸已基本稳定,可以认为香猪在24月龄时已达成年。农村中,成年母猪一般体重40公斤,体长80厘米,胸围75-86厘米,体高45厘米左右。国营农牧场的香猪体重、体尺稍大,但仍小于其他猪种。
繁殖性能
性成熟早。公猪在65-75日龄时出现爬跨行为,75-85日龄时睾丸初次出现精液。在170日龄、体重8.5-17公斤时采精,一次射精量25毫升,每毫升精液含精子2.6 ± 3.8亿。据对20头母猪的观察,初次发情期在120± 3.23日龄,发情周期18.90± 3.12天,持续期4.76 ± 2.25天。

母猪的产仔数不多,据1977年对从江、三都县的调查,母猪头胎(239窝)平均产仔数4.5头,二胎(178窝)5.0头,三胎及三胎以上(386窝)5.7头。据从江香猪场1981-1982年的统计, 母猪头胎产仔数6.1 ± 3.0头,初生窝重3.62 ± 2.1公斤,60日龄断乳仔猪数4.81头, 窝重9.42 ± 1.8公斤;二胎及二胎以上相应为:8.1± 0.1头,4.71± 1.5公斤,7.3头,26.4 ± 70公斤。
肥育性能
香猪
香猪(25张)
在农村,肥育猪多于60-70日龄断乳后上槽,一般采用“吊架子”方式肥育,以青粗料为主,仅在后期催肥时加喂精料。据从江农村调查,10头肥育猪,从3.65公斤至37.62公斤,饲养250.6天,日重136克。
据贵州农学院于1981年对香猪(16头)进行肥育测定,在较好的饲料条件下,从90日龄、体重3.72公斤开始,养至180日龄时,体重达22.61公斤,日重210克,养至240日龄时,体重达38.8公斤,日重虽有所提高,但每公斤重耗混合料加。由此可见,香猪早熟易肥,适宜早期屠宰

2013年发现H7N9流感病毒以后,大量监测数据表明,在国内流行的一直是无致病性或低致病性毒株。仅仅三年后,到了2016年下半年,人感染H7N9病毒多的华东和华南地区开始出现对家禽高致病性毒株的迹象。2017年1月,对鸡具有高致病性的变异株被证实。疫区范围难以控制,对抗H7N9前路漫漫虽然很多地方采取了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等措施尽力阻止人感染病例的加,但疫区的活禽贸易和运输活动并未受到严格限制,导致病毒沿着活禽贸易路线(主要以公路运输方式)逐步向其他地方扩散。
兴城大量出售小香猪仔价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