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后起之秀的中通,步伐快了许多。中通在2009年成立7周年时,日均业务量突破30万件,年会上赖梅松宣布:力争2012年,全网日均业务量突破100万件。实际上,这一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一线快递之外,中小快递企业也为日均100万件、300万件、甚至1000万件努力着。在这场长跑中,有的无奈退场,有的选择坚持。其中,全峰、快捷都于2016年实现日均100万件。日前,国通董事长洪一丹在接受邮政快递报专访时透露:2018年国通的基础目标是峰值达到300万票,日均150万票。
在没有检查验收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或者丢失破损,造成公众利益受损,责任应该由谁来负?万一快递的物品是、行贿物品等非法物品,而并未当面签收,那如何划定这个责任呢?快递箱企业、小区物业、快递公司和消费者的4个责任主体责任的划分也是较大的难题。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智能快递箱建设管理相关标准,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建议,让快递箱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对此,人民大学法律顾问、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律师表示,快递箱确实是顺应了广大消费者消费需求,快递箱要做好,就得兴利除弊。
但商贸物流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商贸物流网络不完善,基础设施供给不均衡;企业竞争力偏弱,市场集中度较低;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有待提升。相对而言,针对个人客户的同城物流服务发展是为滞后的,启动也是晚的。仅仅在十几年前,我国针对个人的物流服务几乎没有,除了邮政的信件和包裹投递服务。长期以来,邮政作为的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它的投递服务不仅仅是商业行为,其保证全体公民正当通信及传递信息的权力,是必须承担的义务之一。

而在用户寄件时,顺丰凭借知名度,会比闪送、达达和点我达更具吸引力,更让人放心。换句话说,就是顺丰缺少电商流量,但具有品牌流量。其他几家除了达达京东到家的部分还带有京东的影子之外,基本上是纯做即时配送起家,在圈子外知名度有限。而服务于普通用户的即时配送作为一种低频消费,使用者也不一定对行业了解多深刻,相比之下选择顺丰的概率是很大的,哪怕它也是刚刚才做。再加上顺丰一直主打高端定位,得到的评价也比较高,和其他公司相比时效性和安全性都有保障。
7月13日,第十届物流信息化大会在福州举行。会议以数字物流引领行业智慧升级为主题,共同探讨了在数字经济影响下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企业微信智慧物流平台在大会上荣获年度智慧供应链优秀案例奖项。据《2017-2018年度电商上市公司数据报告》显示,快递业务量已连续四年居于世界。快递量迅速长的同时,如何高效进行信息管理也成为物流行业共同的难题。高度依赖人力,配送网络庞杂,上下游供应链复杂,传统物流行业面临的困境如今有了新的解决方案企业微信智慧物流平台。
一路走来,智能快递柜行业在风口与争议中长大得益于快递业务量的高速长,智能快递柜行业在2012年萌芽。中邮速递易率先推出智能快递柜,成为了个吃螃蟹的人。随后在2012至2015年间,丰巢、江苏云柜、富友、格格以及日日顺等企业随着资本的热捧入局,智能快递柜行业站上风口,但争议也接踵而至。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争议与风口并存的2015年,率先推出智能快递柜的中邮速递易业务扩张至全国79个城市,整个智能快递柜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